干细胞科普:被忽视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病救人很强大

2017-11-09

工作人员在制备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脐带血是新生儿娩出脐带结扎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以往将其当作医疗废物处理掉,但现在,脐带血的价值已今非昔比,它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保存起来关键时候能救命。
  脐带血因含有造血干细胞而极具价值。1974年,日本学者Knudtzon首先发现了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医生Gluckman等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治疗了一位范可尼氏贫血患儿;1989年,美国学者Broxmeyer博士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表明了脐带血和骨髓有相似的属性,建议将脐带血作为替代骨髓移植的可选择性来源,开启了脐带血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道路。
  此后,超过400万份脐带血被保存在分布全球的脐带血库中,超过4万例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用于80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比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全世界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成熟有效的医疗技术,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知名度较小,容易被忽视。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脐带血祖细胞,是脐带血中的非造血组织多能干细胞,不仅可分化为中胚层来源的多种细胞如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及肌细胞等,还可分化为内胚层来源的肝细胞和外胚层来源的神经细胞。
显微镜下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此前科学家们对脐带血中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00年,英国学者Erices等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获得破骨细胞和类似骨髓的间充质样细胞,脐带血才被证明含有间充质干细胞。
  目前的研究结果证明,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还可联合造血干细胞,提高造血重建能力和发挥部分免疫调节作用。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而神经干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能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的能力。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儿童神经变性疾病(Krabble病、脑白质营养不良)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除此之外,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方面,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多种具有造血支持作用的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与造血细胞相互作用的黏附分子,调控造血细胞与基质细胞的黏附,在造血细胞植入和归巢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实验表明,联合移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成都市科普基地干细胞科普教育中心供图)